首页 > 赤子影响 > 陈德胜:只有人的苦难才是衡量世界的尺度——在“第12届赤子诗人奖”研讨会上的发言

赤子诗人,获奖的诗人基本上都是对这个时代负责的诗人,我想,这一届诗人李双也不例外。我也是从这本赤子的诗集里(《土拨鼠》)来总体认识诗人。粗粗地看了一遍诗人给我总体的印象是:他的诗歌不被现实束缚和左右,写的自由和率真,说是诗歌,更带有哲学片段,不是在写事物,更像是写观念。去掉抒情化,写的冷峻、锋利。总体感觉是对语言和事物的解构。写的很后现代。


他的诗歌那种回溯、沉淀的经历,有冲击力。这些东西很多人忽视了,到了一定年纪他触碰了他的神经,达到彻悟和反讽的哲理境界。这里有伤口、愤怒和毁灭。经过多少年以后,现在诗人的作品里反而发生了裂变。

 

有一首《记录》(106页)给我印象极为深刻。他开始倒推,从12月倒推到1月份,从1月吃馒头以后,这一年这个村就没什么好事。那个十年浩劫,是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永恒的题材。我看到诗人到了2023年,还在写,这也是我佩服这位诗人的理由之一。他写这一年或者是十年的缩影。十分口语,十分震惊。(读诗评论

 

还有一首诗《运河》(61页)这首诗写的短而紧凑,有快刀解剖之感。也是对一个族群苦难的诠释。在某些利益群体进行歌颂和赞美的时候,诗人却掀开他们的遮羞布,看到里面的溃烂。(读诗评论

 

《会计学》(142页)写的很艺术,很讽刺。在集体经济里,会计的工作很神秘。诗人写这首诗,写的也很隐晦神秘。像某些探案线索。写的精到简洁,有很多未知空间在里面。血沿着墙壁回到屋顶。很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味道。(读诗评论

 

《绿豆的寓言》(110页)这首诗歌也很具有深意。能够折射我们不好明讲的规则。很像某国的国民社会。如果不对政体、公民社会、时局、世界格局有所关注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诗歌表达(诗歌句子评论

 

1970年代》(116页)也是对那个荒唐、荒谬、荒诞、荒芜的岁月进行展示的诗歌。杨树和草分不同阶级。还是很深刻。(读诗评论

 

他还有一部分诗歌我比较喜欢像我上午读过的《听见树木摇响天空》这类的(134页)这也是我最近写过的主题。日常事物隐秘的部分进行挖掘,语言上有飞跃的姿态、思维意识独特,出入简洁。个人的视角,对逝去记忆的挖掘,想象力此起彼伏。让人读后有提升之感。即使对自己历史的挖掘,也融入了当下视角与方法。既有画面感,又有哲学、美学概念,但又不生拗,有穿透力。从不直接描摹场景,而是找到彼此间的和谐。讲求诗歌中内在的进程。

 

他的诗叙事性很强,实际上是对合乎真理奉行法治社会的敬畏。所以才有这浓度极高的对某个时代进行拆解。用诗歌的方式做出更透彻的理解,从而决定着,这是少数诗人的思考,所以弥足珍贵。

 

前几天看过一部电影,波兰的《审问》,也是在表现那个时代,看完以后,我觉得我们都在被审问。道格拉斯·泰森的《星际信使》里有段话说,也许这就是世界需要诗人的原因,不是为了解释平淡无奇的东西,而是为了帮助我们停下来,反思人、地点和思想之美——否则我们可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米沃什似乎说过只有人的苦难才是衡量世界的尺度。最后面部分的诗显然是稍早时候写的,上半部是最新写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总体的意思是对这个时代敲打。

 



(陈德胜,六十年代出生于吉林长春,诗人、艺评人、电视片编导,著有诗集多部,现居石家庄)


前一篇:张高峰:“雨夹雪形成一门新语言” —— 评李双《土拨鼠》诗集            下一篇:贺姗姗:在语言的大地上深凿 ——读李双的《土拨鼠诗集》

网友评论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发表于:2023/7/25 8:46:49 评论者:匿名网友 IP:106.114.159.*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