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诗文本 > 邹汉明《塔鱼浜小札》

 

塔鱼浜小札(50札) 
 
 
并非两只脚
是世代相传的灵魂——直立行走
哪怕走入一个浅浅的坟墓
而坟墓一只脚
钉在大地深处——深及泉眼
如此,我可以说一说我的塔鱼浜
两脚直立的乡亲走到黄泉的边口
他们以一只脚的坟墓,留下来看守我的乡邦
 
 
 
坟头的矮树叫桑——伤心是一种桑
我们都是蚕,落雨声里埋头吃叶
我们蠕动在一只只匾里
匾的边沿如高墙,森森然,弯曲得相当圆满
是无名的篾匠打制了它
如何拆除它?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人在哪?
迄今,没有找到拆除的办法
尽管果决的拆字写满我辈的乡土
 
 
 
世情的烟囱不在
只剩一条抽象而干涸的炊烟——记忆的一个早晨
哗啦哗啦的小河不在
如今,哗啦哗啦的不是水,是翻滚的水泥
河上,不是一只不系的小船
是一只水泥的小棺材
小得有点儿巴巴的可怜
深陷于杂草——任凭我怎么喊,也喊不醒他们
 
 
 
塔鱼浜是一个虫世界
虫是:角蠓,赚绩,乌蚊,纺织娘,洞里毛,放屁虫……
它们几乎叫得出我的小名
我跟它们同属一块泥地
呼吸同一种土话
千年以后,传统的虫们无伤我的故乡
反倒在证明
我的塔鱼浜还活着——瞿瞿,唧唧,屁屁……
 
 
 
塔鱼浜是一个植物的国
嘹亮的紫云英占领春天的花草田
接着蚕豆秆,绿色蜕变为墨黑——植物世界开始污名化
夏荷、芋艿、双季稻、楝树、枣树以及香樟……
秋的金桂和银桂——深刻的植物之香被逼出来
如果名字表示着一种爱
那么,即使冬天
我仍可以像断墙的砖那样排列它们——
 
 
 
无畜不成完整的世界
塔鱼浜六畜兴旺
畜生的名字这里我免写一笔,总之
它们背脊朝天
但另有一种畜生直立行走
“狗戳!”——手指戳到一张无辜或有辜的脸
相骂时他们这么骂
“狗戳!”——打趣时他们以这句粗鄙的相骂打趣
 
 
 
男人和女人,向着同一块泥土弯腰
白天,他们世代耕耘着——以锄头、铁耙、钎步……
男人和女人,夜里合并于同一张床
黑灯瞎火的摸索里
继续耕耘着——以黑夜为丰厚的肥料
塔鱼浜,流出丰盈的汁水,结出诚实的果子
而所有的果子是同一枚果子
有的叫劳动,有的叫欢乐
 
 
 
当水泵把最深刻的水连续不断地提起来
引流到植物的根部
干渴的土地吱吱直叫的性感我亲眼所见
那圆柱形的水
通体蓝黑,如活泼的蓝孩儿
从睡梦中醒来
忽地四散,像珍珠泄地
进驻植物世界——曾经,这是水的故事
 
 
 
一年里总有一两次
打水员杏春将严家浜的隐私来一番抖露
他管辖的大水泵“屁大屁大”的,叫床一样叫上一整夜
小河的床单抽掉了,小河就见底了:
河蚌、螺蛳、鰟鮍、昂刺、鲫鱼、花鲢、草鱼、鳗鲡……
其中以群居的鲦鱼和单身的王八最招眼
黄鳝入洞,螃蟹隐身——后者如老僧打坐
年关,一只小浜兜有那么多秘密可掏——这是你不知道的
 
 
 
公粮缴讫的深秋
稻柴打制的米屯搬空了
人心空落落的
整个村坊空落落的
夜晚的房梁上,老鼠吱吱叫,打架,接尾巴
公猫和母猫圆睁双眼,四脚爪仇恨般抱紧廊柱
天亮了,天也凉了
炊烟绵软无力,有数的几条,还似有若无——
 
 
十一
 
修船的声音一直敲打我
船体漆黑,翻转的船舱煞煞白
船与修船的两男子,包括他们身上的力气
都是合心生产队的财产
船体朝天,的确很开心的样子
这行走的船,是一只水乡的鞋
修好补好,明早去一趟硖石、盛泽、严墓或塘栖
非关游赏,老乡要把老镇的勒色一塌括之捉来……
 
按,“文革”间,塔鱼浜曾更名合心生产队。“船体朝天,很开心的样子”,见木心《修船的声音》一诗。
 
 
十二
 
南墙上,一溜儿鬼魂
一个两个三个……各怀鬼胎
每家的厢屋,正中央摆开一张八仙桌
咸菜豆瓣汤,是乡村多年不变的内容
东西两堵墙,抓满铁耙和锄头
门角落里一个老阿爹——伸出一只脚——
时光在挂下来的长脚灰尘上摇摆
时光在黑亮的地面留下一个时代的铁血和柔滑
 
 
十三
 
号啕大哭里
又一只棺材从厢屋抬了出去
为让棺材里的死者在彼岸世界有一口饭吃
生者给他一只讨饭篮
挂在棺材旁的桑树上
很多年过去了
这只无人理会的竹篮
一年到头装满了东南风、西北风和台湾来的台风……
 
 
十四
 
八月的夜晚
水泥场上热火朝天,灰尘像一张网
罩住双季稻的塔鱼浜
稻子堆得像一个童话
我与我的小伙伴和敌对阵营的小伙伴
共有一个稻花香的广场
我们在稻束垒砌的地道里穿行
灰尘满面,如同当年的土八路穿行在地下的枣庄
 
 
十五
 
那些年
我们把塔鱼浜的瓦片全扔到了河西庄
两座村庄像两个政党
除了互扔瓦片、断砖和骂娘,干净彻底地
老死不相往来
即使界河里各各以稻绳系住的水草
随着河水的涨落
水草的方阵运动不息,掐架不止
 
 
十六
 
塔鱼浜的欢乐系在炮仗的爆破音上
半空里,盛大的欢乐松开紧握的拳头
香喷喷的除夕就到了
老乡们在驱赶“年”这头怪兽
在这之前
他们要把藏好的祖先请出来
把六神牌上的六神请下来
端出全鸡、全鸭、猪头和元宝——把这一股脑儿的牺牲都献上
 
 
十七
 
严子松,塔鱼浜唯一的四类分子
脸黑微微的,一生的情绪黑微微的
偏偏某个霜白的早晨
他去河埠头淘米,顺便给我看他弯曲的手指头
严阿大,严子松的老婆
吊着干瘪的乳房,某天被革命小将吊到横梁上
——他们断子绝孙
——从此地主、地主婆和四类分子全都断子绝孙
 
 
十八
 
丝瓜、冬瓜、南瓜、西瓜、北瓜、香瓜、木瓜……
一个挂满呆瓜的江南老村坊
瓜瓜相偎
坐实在大地的虚空里
它们各有各的脑袋瓜,各有各的一根筋、一根藤
我无限热爱我的傻瓜村
如果有来生
我愿意转世为塔鱼浜的一条丝瓜——委身于胖乎乎的厨娘
 
 
十九
 
和我一块长大的女人家
胸脯一天天蹦跶,她们一个个心花怒放
今早门一开,小鸟一样一溜儿扑了出来
她们多半是沿着门前的河浜游走的
夹河的岸上,站满了送行的亲朋
俗世的欢乐倒映在水底
俗世的欢乐微波荡漾,怎么看都有点儿虚幻
她们是:彩莲、松娥、彩英、明娜、小英、旭雯、奎珍、丫头、金美……
 
 
二十
 
戤壁路上,老远八天传出日本人的叫卖声
我们这些小屁孩
在一个苦逼时代整日被一种叫做糖的甜味吸引
我们聚拢于日本人的糖担
鸡洋肝、牙膏壳子、尼龙纸、破烂的旧物……一塌刮子
转手换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芝麻糖
那种好吃的味道真的来自日本?——不知道
肩挑糖担的这矮子为何叫日本人?——不知道
 
 
二十一
 
一粒饭米落到泥地上
“三百六十斤气力哪!”——祖母一边说,一边捡
衣裳的下摆揩一揩,吃下
……南田横拔草回返,过木桥,手里多出一根桑条
新闻联播结束,双抢收工,乘凉夜饭吃罢
……发觉下蛋的鸡不见了
她放下饭碗,一路颠去,绕村一周
回来,满嘴的脏话和咒语终于吐光了——
 
 
二十二
 
夏夜的星空如水波,一闪一闪的,很低
只要爬上河口的朴树
我就可以捉到天上的星
但天上星和泥鳅一样滑,吱的一声,滑倒在眼底的天边
这是一颗划过塔鱼浜的扫帚星
我连它的尾巴都没有捏住
我闻到一股精液的气味
从树上的高音喇叭——坚硬的,一只国家的器官里射出来……
 
 
二十三
 
初秋是满
深秋是空
稻田掏空稻子
水掏空水渠
枯黄的叶子掏空树枝
有一个人站在木桥头——我们的老虎队长
被西北风掏空了身子
他家名叫有林的独子,被无望的爱情掏空了灵魂
 
 
二十四
 
人的生命在小阿六的药箱里
猪的生命在王文龙的药箱里
白天黑夜
两个不同的医生交叉出现在同一个塔鱼浜
一个步行
一个脚踏车
我们拉住脚踏车的后座
我们拉不到一个人急需的青霉素
 
 
二十五
 
“阴盲子兰香——吃污用调羹!”
后来——兰香没有后来
她死于一个阴郁的下午
而发明这句恶毒咒语的家伙一定烂了嘴
不过,不止兰香拥有一个恶毒的绰号
如果让我记录一下塔鱼浜的绰号
后世一定会一脸坏笑:
什么大毛毛小毛毛手里大离离大;什么精光发矮玉和老虎哑巴子……
 
 
二十六
 
冬藏——朝南的坡上
通常挖只地窖——番薯和南瓜藏进去
我一年挖一次
但大地三百六十五天每天挖
大地把我的祖母、盲太太、老培荣、小毛毛以及一只花狸猫
藏到哗啦哗啦的黄泉口
大地把他们藏得太深了
把塔鱼浜的泥土翻个个——仍找不见他们的一粒纽扣儿
 
 
二十七
 
楝树上一条红杠杠
我记得毕剥丝清爽
如果我不提及这条大队里派画的杠
全世不会明白
世代的塔鱼浜有好几个年头
屋角地头的树木,都是上了限
谁家要是多栽一棵
谁家那不是一棵树,是一条资本主义的大尾巴——
 
 
二十八
 
彭家村的露天电影场
我们把白走一趟诳言看一场白毛女
很多年里,白毛女就是我家隔壁腰板细细的新美
大眼睛,粗眉毛,腿脚孔武有力
严子松严阿大的寄拜囡儿
新美的辫子黑黑亮
——就这一点她不是白毛女
——就这一点她一辈子无躲于深山老林的革命史
 
 
二十九
 
池塘——大地的一粒冰,活在隆冬的时令
闪电——菜园里的一条蛇——冷不丁抢了出来
楝树——的角四方的栅栏——低头勒一块地,抬头圈一爿天
草棚——贫下中农的草根身份
坟墩——老辈留在塔鱼浜的一粒黑痣
竹冈——即家园,盛产的竹笋和竹荪,都是幼年的好滋味
老虎——他是我们的队长,他有一颗温柔的心,他的嘴巴像一只永动机
月亮——独眼的月亮下,我也只有一个塔鱼浜!
 
 
三十
 
有一年的夏天
我坐在泥砖砌就的廊檐下
我母亲将我的两只泥脚捉入清水脸盆
仅仅洗好一只脚
突然,毕陡的泥墙走动起来,噼噼啪啪,像伤风哮喘的老人
随时都会扑地
“地震了——”慌乱中的母亲发一声喊
这一声喊我记得——我记得地震之年一九七六年
 
 
三十一
 
泥墙的小洞里掏出一瓶蠕动的蜜蜂
——春天的惊喜来了
坝底头的水草上,跳出一条又一条雪雪白的鲢鱼
——夏天的惊喜到了
外婆家的后天井里,柿子树上挂满了扁塌塌的柿子
——秋天的惊喜很诚实
咔嚓咔嚓的雪地,走来一个鲜红的姑娘,胸口扑扑跳
——冬天的惊喜蛮慌乱的
 
 
三十二
 
我听过叼嘴读报的一个夜晚
大队书记邹根富读人民日报给社员听,我旁听
边旁,四类分子严子松死人一样站着——也没见有人批斗他
我见到老虎队长家的瓦楞沟挂下一条小蛇
随即,独养儿子有林疯了
老虎家隔壁,我听够了杏春的鬼故事——后来才知道,他其实有意的
而我家与杏春家,间隔一片野地,半夜回家
我脊背凉丝丝的,感觉鬼的长舌头舔上了我的后脑勺
 
 
三十三
 
大地瘦身的深秋
勤勉的主妇们
一大早把炊烟种植在鱼鳞似的瓦楞上
炊烟如同她们剪去的长发
起初,绕小脚一般绕着袅娜的小脚
接着,户户的炊烟被更蓝的天庭拉得笔笔直
一直记得那一条条有名有姓的炊烟
我用日子的金线把它们捆扎好——斜斜戤在门角落
 
 
三十四
 
高跷上的七十年代
我恰好绑了一副高跷
摇摆渡船一样摇到塔鱼浜的南埭
踩高跷是好看的
是湿不了脚的
但后来我觉得
它是不合适的
尤其对一个捆绑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三十五
 
牵肠挂肚的青春
如同高压水泵里的水,喷了出来
我做梦都想着一件害羞的事——好奇怪的少年
谁也没有告诉
今后也不打算告诉
当我穿着米色的西装短裤,跑过河埠头
档口一阵发紧
小块水渍泄露了青春的悸动
 
 
三十六
 
村庄的中心
有一条叫做蚕的小虫在蠕动
牵着全体妇女同志的手
牵着四口之家的吃口
蜗牛似的,爬向可以触摸的小康
而少年裤裆里也有一条蚕
它开始吐丝了——
它要将它的茧结在一个叫做石门的老镇上
 
 
三十七
 
矮墩墩,壮实,剃光了脑袋,捏紧拳头
犯大错似的,抱首蹙眉,蹲于高地
忍受秋风秋雨的抽打
在所有的树木中
我最念想这株桑
老气横秋的形象
如一个干瘪的老人
呵护着小宝宝的任性——
 
 
三十八
 
蜘蛛沿着一根自制的丝线
垂直挂到八仙桌的正中央
吃饭时吧嗒一声
筷桶里带出一只筷
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在古风犹存的塔鱼浜
往往别有一种解答
意思是:珍贵的客人将临,准备酒菜吧——
 
 
三十九
 
在水底,看了一眼塔鱼浜后
我一直想着另一件奇妙的事
站到那条精神的塔尖上
看一眼时间中打盹的塔鱼浜
我,加入它持续的睡眠,还是使劲儿叫醒它?
像我的祖辈一样埋骨此地,还是转身离开?
或者我在此处完善一座稀有的建筑
或者我在别处将它的灵魂提取,重新命名一座绝无仅有的塔
 
 
四十
 
宇宙是有边的……其行状
如我夏夜躺着的一只匾——有一个浅浅突起的圆圈
也就七八岁吧,一个懵懂少年开始捉摸
在这只浅的匾里——我十九岁,扭伤了脖子
弄不清头顶的天——宇宙的这一小堆边角料——告诉我为什么
一会儿繁星满天,一会儿黑咕隆咚
宇宙将塔鱼浜塞入它的盲肠
打着三节手电——我压根儿找不到地图上的它
 
 
四十一
 
吃粥是天经地义的
有时候吃红米饭,吃糠馍馍,吃水草根
吃南瓜,南瓜是温柔的妇道人家
吃番薯,番薯是赳赳武夫的一个响屁
一日三餐之余,吃烟无算
吃烟即吃不饱
吃不饱是天经地义的
吃饱了你还是小资产阶级呢……
 
 
四十二
 
他和她死了好多年了
他们及时而荣幸地死在了一只柏木棺材里
坟头立有一条繁体的墓碑
埋在一个叫墙里坟的野搭里
他们安静的地下生活很快就过完了
暴尸的时代来临
他们交缠在一起的尸骨狗屎一样被倒了出来
数天之后,被一把火捡了去
 
 
四十三
 
通过线板状的小天井
猫一样爬上我家乌黑的屋顶
只为了让偶尔经过塔鱼浜的风吹一吹正在发育的身体吗?不
只为了看一眼蹲在绿桑丛中的小村坊吗?也不
摸一摸天空——满手是黏乎乎的蓝色
这蓝色区别于汹涌的红色
这小天井的烂泥是我的来处——一只乌龟瞪着绿豆眼睛
盯视着我,一动也不动
 
 
四十四
 
在我慢慢醒来的七十年代
老太阳半死不死
冬天的廊檐下,每家的墙角落,总有耐心绣花的老妇人
有吧嗒吧嗒敲潮烟的老老头
有时光像新雨过后的光线,鲜明得可以水中静养
后来,老人们一律成了等死的人
阳光锈迹斑斑,一股火烧塑料的气味
显见着,旧时光的村庄在坍塌
 
 
四十五
 
那年的墙上画满生殖器
男的和女的,一条黑线勾连在一起
那年的高潮都在木桥堍头的高音喇叭里
男的和女的,都与北京同调——同一个拳头、同一个犀利的眼神
那年外婆家的木楼上,我摸过一支枪
向隔河的虚空猛开一枪
许多年以后,疲倦的子弹
回来了——一个时代可耻的标本
 
 
四十六
 
我和他们一起长大
我,孤立于他们——如严家浜孤立于塔鱼浜
他们是句群,我则一个句子
他们庞大如一头嚎叫的种猪,如追风而来的一阵乌蚊
我则一棵树——独自成林
他们,随着塔鱼浜的拆除而快速走散
我则埋首井底
幽深地踏入一个闭合的中心——尽我一份挖掘的责任
 
 
四十七
 
深陷于淤泥三寸的塔鱼浜
我的祖父穿钉鞋——他们听到“鼎革鼎革”的声音
我的父母穿套鞋——我们听到“解得解得”的声音
我光脚——由此知道我出生的村庄相当顽皮
淤泥从我的脚趾缝钻出来
带着万古常新的体温
尘土的噗噗温情
尘土,要记得,我们永远的归宿
 
 
四十八
 
雪,雪的反光,塔鱼浜最后的
眼白和眼神
最后的一口精气神
平平铺展到天边
村庄回到最初的村庄,词回到词根
万古长夜,雪涌出
如一口流利的土白——
每句话都干净,每个停顿都稳妥,每颗灵魂,都惨白……
 
 
四十九
 
乱砖,颓墙,戳向天际的木头,断成数截的五孔板……
见证了一座村庄的崩塌
千秋万代的云朵尖叫了一声
吊着灰黑的雨丝逃走了
木桥头,孤零零的苦楝树,低垂着不死的眼睛
后来——
后来是一场少见的雪
把这苦楝给埋了——白把黑埋了,天把地埋了,死亡把活着埋了……
 
 
五十
 
允许我坐在坍塌的塔尖上
允许我一览众村小——
允许我将万古的光线埋于坡上的地窖——
我相信光线会酿出鲜美的甜酒
有一粒灵魂我已经种下
在词语的阵雨中
崩散的塔鱼浜有朝一日会聚拢
此后的主题是等待——等待,等一个古村的还魂
 
 
2014年9月28日——10月11日
 
 
邹汉明,诗人,、随笔、散文、文史作者。长于乡村塔鱼浜,后迁居石门镇。做过乡村中学教师,文化馆文学辅导员,报社副刊编辑迄今。出版有《江南词典》《少年游》《桐乡影记》《名物小识》《嘉禾丛谭》《炉头三记》等八种。

前一篇:许立志诗歌12首            下一篇:余秀华诗歌10首

网友评论
内容:
评论者:
验证码:
  
发表于:2023/7/25 8:46:49 评论者:匿名网友 IP:106.114.159.*
测试